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军城早秋

严武 严武〔唐代〕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昨夜秋风吹入关塞,北方边地的寒云与冷月笼罩着西山。
一再催促手下勇猛的将士追击敌寇,不要让敌人的一兵一马从战场上逃脱。

注释
汉关:汉朝的关塞,这里指唐朝军队驻守的关塞。
朔云边月:指边境上的云和月。月:一作“雪”。朔:北方。边:边境。
西山:指今四川省西部的岷山,是当时控制吐蕃内侵的要地。
更催:再次催促。
飞将:西汉名将李广被匈奴称为“飞将军”,这里泛指严武部下作战勇猛的将领。
骄虏:指唐朝时入侵的吐蕃军队。
莫遣:不要让。
沙场:战场。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安史之乱以后,唐王朝国力削弱,吐蕃趁虚而入,曾一度攻入长安,后来又向西南地区进犯。严武两次任剑南节度使。公元764年(唐代宗广德二年)秋天,严武镇守剑南,率兵西征,击破吐蕃军七万多,收复失地,安定了蜀地。这首诗就是作于同吐蕃交战之时。

参考资料:完善

1、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231-232
2、 赵其钧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667-668

赏析

  这首《军城早秋》,一方面使读者看到严武作为镇守一方的主将的才略和武功,另一方面也表现了这位统兵主将的词章文采,能文善武,无怪杜甫称其为“出群”之才。

  “昨夜秋风入汉关”看上去是写景,其实是颇有寓意的。我国西北和北部的少数民族的统治武装,常于秋高气爽、战马肥壮之际南下侵扰。“秋风入关”恰是边境告急的隐晦预警。“昨夜”二字,紧扣诗题“早秋”,如此及时地了解“秋风”,正反映了严武作为边关主将对时局的密切关注,对敌情的熟悉。

  “朔云边月满西山”接着写诗人听到秋风的反映,这个反映是很有个性的,他立即注视西山,表现了主将的警觉、敏感,也暗示了他对时局所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军城早秋》是一首七言绝句,描写诗人率领军队与入侵的吐蕃军队进行激烈战斗的情景。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后两句表现出诗人作为镇守边疆的将领,斗志昂扬、坚信必胜的豪迈情怀。全诗表现了边防将帅在对敌作战中的警惕性,以及刚毅果敢的性格和蔑视敌人的豪迈气概;其格调高昂,读来使人振奋。

严武

严武

严武(726年—765年),字季鹰。华州华阴(今陕西华阴)人。唐朝中期大臣、诗人,中书侍郎严挺之之子。初为拾遗,后任成都尹。两次镇蜀,以军功封郑国公。永泰元年(765年),因暴病逝于成都,年四十。追赠尚书左仆射。严武虽是武夫,亦能诗。他与诗人杜甫友善,常以诗歌唱和。《全唐诗》中录存六首。 7篇诗文  2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令狐郎中

李商隐 李商隐〔唐代〕

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别二首·其一

杜牧 杜牧〔唐代〕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冬晚对雪忆胡处士家

王维 王维〔唐代〕

寒更传晓箭,清镜览衰颜。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
借问袁安舍,翛然尚闭关。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